今天给大家分享高成功率选股方案的第十篇,揉搓线选股思路。本专栏中所有的选股公式,都经历了多次的优化,对于成功率都进行了大量数据的验证。当然,也希望在大家的建议下变得更为完美。
上图中的形态就是揉搓线,在搞清楚揉搓线之前,需要搞清楚两个概念,就是上引线和下引线,当然这个概念对于老股民不用赘述,为了照顾大多数,我们再来啰嗦下。
上引线和下引线。
上引线是指:股票在盘中冲高
回落在K线实体的上部形成一根很长的跟避雷针一样的线,就是上引线。
同理,下引线:是指股票在盘中急速下跌后最后又被拉回来,在实体底部形成很长的线,就是下引线。
一般认为,下引线比较长,那么证明股票,多方力量占优,有反弹的需求。上引线比较长,证明股票冲高回落,后期有继续下探的可能。
揉搓线,是两根K线的组合,前一根K线是上引线比较长,然后后一根K线,下引线比较长,两个K线组合到一起,就被称为揉搓线。
揉搓线形态简单解读:
以下是重点内容
股票前一天,冲高回落,证明股票有上升的需求,股票冲高回落,证明有资金在试盘,或者有资金介入。冲高回落,证明要洗盘。
在后面的一天,股票在盘中,急速回落,下探洗盘,在尾盘,又重新拉起。两根K线形成了,试盘,然后又快速洗盘的走势。那么短期内,多方力量占优势,股票反弹回升的概率比较大。
揉搓线形态要点:
1、第一根K线收上引线,并且K线实体比较小,K线阴阳不做要求。
2、第二根K线收下引线,并且K线实体比较小,K线阴阳不做要求。
揉搓线选股公式:
AA:=(H-MAX(C,O))/MAX(C,O)*100>3.5;{上引线长度大于3.5%}
BB:=(MIN(C,O)-L)/L*100>3.5;{下引线长度大于3.5%}
CC:=(MAX(C,O)-MIN(C,O))/MIN(C,O)*100<1.8;{实体长度小于1.8%}
DD:REF(AA,1) AND CC AND BB AND REF(CC,1);
源码解析:
第一句:定义的是上引线,最高价减去收盘价和开盘价中的最大值,然后除以开盘价和收盘价中的最大值,大于3.5%,也就相当于上引线长度为大于3.5%,当然这个分母也可以是昨天的收盘价。
第二句:定义的是下引线,取得收盘价开盘价的最小值,然后减去最低价,除以最低价。下引线长度为大于3.5%。
第三句:定义的是K线实体部分,保证K线实体小于1.8%。
最后一句,选股,选出,昨天的上引线成立,今天的下引线成立,实体也成立。